全國人大代表發聲,事關電梯人!
作者: 2024-03-11 08:40:33 瀏覽:102次
全國人大代表孫曉穎:建議有條件的小區電梯加裝電動自行車禁入系統
2024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棗莊市第三中學教師孫曉穎建議,全面加強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孫曉穎建議,一是加大集中充電設施建設力度。做好新建、改擴建住宅小區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和停放場所的規劃建設。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公共建筑、重要場所積極推廣安裝集中充電設施等,緩解充電壓力。
二是加強產品質量源頭安全監管,建議由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牽頭,加強對整車、電池及相關配件生產行業的指導、監管,嚴格生產、流通、回收、報廢等環節的管理,嚴厲打擊非法改裝、拼裝電動自行車以及廢舊電池流入市場二次銷售等違法行為,整頓不符合要求的生產廠商,確保不合格產品禁止流入到市場。
三是嚴格落實屬地消防監管職責,建議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安全納入網格化管理,明確住宅小區、自建房、城中村、高層建筑的管理責任。
四是嚴厲查處違規停放充電行為,建議物業服務企業、村(居)民委員會落實常態化的防火巡查,發現違規停放、充電,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的,立即組織清理搬離,對拒不清理的,及時向公安派出所或消防機構報告。
五是借助智能監管夯實防控基礎,建議配套建設一批具備定時充電、自動斷電、故障報警等功能的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控制設施和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物防技防措施,實現安全隱患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理。有條件的住宅小區電梯加裝電動自行車門禁系統和電梯識別攝像頭,加強對電動自行車或電池違規進樓入戶的實時監測預警。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韓永生:探索新模式,破解老舊住宅電梯更新難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網,推動解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停車等難題,加強無障礙、適老化設施建設,打造宜居、智慧、韌性城市。
電梯是現代社會中最普遍的垂直交通工具,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民生福祉!疤剿鞑捎梅课菥S修公共資金增值部分購買‘電梯養老保險’等新模式,推進電梯更新改造。”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帶來了一份關于推動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的建議。
韓永生介紹說,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電梯總量45萬臺,其中,使用15年以上的電梯9527臺,且呈逐年增長趨勢。目前,這些老舊住宅電梯部件逐年老化、磨損腐蝕嚴重、安全系數偏低,電梯故障率呈明顯增長態勢,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影響人民群眾出行。
在韓永生看來,推動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勢在必行;不過,從現行條件看,推進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并非一路暢通。
“首先,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制度機制不夠健全。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缺少政策引導,政府層面尚無統籌規劃,沒有將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納入政府相關治理工程。申請提取房屋維修資金用于電梯更新改造程序冗長復雜,且涉及住建、市場監管、屬地政府等多個部門,導致電梯更新改造進展緩慢!表n永生分析道。
此外,老舊住宅電梯安全評估體系不夠完善、改造資金籌措較為困難也是制約因素。
韓永生介紹,安全評估是實施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的基礎和前提,但目前,對什么樣的老舊電梯需要安全評估尚缺乏法律法規剛性支撐,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沒有明確或強制性規定。
籌措資金方面,這些電梯改造費用解決方式往往寄希望于使用物業電梯維修資金或房屋維修公共基金。而現實狀況是,大部分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收費低、盈利性差,所收費用僅能維持物業日常運轉,無法支持電梯更新改造,更有很多老舊小區本就無房屋維修公共基金或基金余額不足,難以承擔費用。
針對上述問題,韓永生從健全機制、完善安全評估體系、加大資金籌措力度等方面給出相應建議。
“建議將電梯設備更新改造納入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從國家層面制定出臺老舊住宅電梯綜合治理相關政策意見,推動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的基層治理!表n永生建議道。
另外,要盡快出臺相關規范標準,明確電梯主要部件達到報廢標準、使用期限超過一定年限的電梯應當進行安全評估,根據評估結論進行大修、改造、更新,消除隱患,提升安全性能。建立評估機構備案庫和退出機制,統籌規范評估機構管理。
資金籌措方面,各級政府要推動財政預算設置專項電梯安全評估資金,保證老舊住宅電梯安全評估長期開展,同時制定電梯更新改造資金籌措機制。韓永生建議,希望能探索采用房屋維修公共資金增值部分購買“電梯養老保險”等保險新模式,推進電梯更新改造等,推動老舊住宅電梯加速更新改造。
全國政協委員聶竹青:共商共議共籌,助推加裝電梯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當天,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聶竹青做客廣州日報2024全國兩會北京演播室(下文簡稱“演播室”)。這位習慣從小切口聚焦民生關切的“高產”委員在今年準備了10份提案,涵蓋“一老一小”等民生議題。其中,老舊小區的老人出行問題,也是聶竹青關注的議題之一。
現狀:加裝電梯,避免老人變成“懸空老人”
“我們把二三十年以上的樓房叫做老舊小區住宅!甭欀袂啾硎,當下,國內各種城市遺留大量的老舊小區,其中,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約22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當中有電梯的非常少。從另一個數據看,約有三分之二的老年人居住在老舊住宅中!吧狭四昙o的老人們下樓是有困難的,沒有電梯意味著基本告別戶外生活,怎么避免老人變成‘懸空老人’,這是需要思考的事情。”
“加裝電梯對老舊小區老人出行尤為重要,但我們也知道,要推廣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并不容易!痹谘莶ナ遥欀袂喔嬖V記者,早在廣東省政協、深圳市政協履職的時候,自己就已經開始關注“加裝電梯難”的問題。在一線調研中,他發現,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如同在堵塞的動脈中注入新鮮血液,在衰敗的生命里注入青春活力。
但問題在于,如何找到推廣加裝電梯的難點所在?
難點:推廣不易,加裝電梯都“卡”在哪?
在演播室,聶竹青直言:“一方面,由于老舊小區原本沒有安裝電梯的規劃設計,甚至沒有安裝電梯的預留空間,需要對樓房進行改裝或加裝相關設備,因此老舊小區安裝電梯可能會陷入亂搭亂建的法律問題;此外,老舊小區安裝電梯和維修電梯的資金來源也是一個大問題!彼嬖V記者,“一棟樓梯房里如果要加裝電梯,往往高層愿意掏錢,低層不愿掏,現在,加裝電梯經常遇上‘眾口難調’的問題,關鍵在于小區住戶的利益訴求不統一。”
而即便大家都愿意掏錢,聶竹青透露,老舊小區的居民以中老年人為主要人群,由于年事已高喪失勞動能力,收入比較微薄,加上安裝電梯和更換維修電梯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這對于小區居民來說負擔不小。此外,安裝電梯并非一勞永逸,電梯對安全系數要求很高,而電梯又易出現鋼索磨損、零件損耗等問題,需定期維護以確保安全,很多老舊小區沒有物業公司管理,很難為電梯維修保養,出現電梯故障或者安全事故難以解決。
突破:因地制宜,突破加裝電梯最后一公里
“對于加裝電梯,一樓住戶的意見最大,如何做好協商工作十分重要。”聶竹青介紹道,“這時,我們的出資策略、政策補貼等內容都需要結合不同樓層的實際進行調整,使得大家都滿意,同時也愿意看見整樓價值的總體提升!甭欀袂啾硎尽
聶竹青告訴記者,在深圳的一個小區,有過這樣的協商嘗試。“當地把業主、加裝電梯專家、當地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拉到一個群里,一同討論加裝電梯事宜,并形成共識,順利推動了電梯加裝。”在他看來,這當中的關鍵就是因地制宜、靈活采用各種方法,讓大家形成共識!熬上會議、互聯網社群等功能都給共建小組的搭建提供了技術基礎,組建小組共商共議,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聶竹青表示。
此外,針對經費籌措問題,聶竹青表示,根據老舊小區產權的不同屬性,小區居民、企業、單位和地方財政各方共同出資,邀請各方代表協商,根據小區的具體情況約定出資比例,組成加裝電梯和更換維修電梯的資金。安裝電梯由相關部門在一定區域內組織統一招標,降低購買和安裝電梯的成本,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可預留一部分資金作為維修費用。
與此同時,聶竹青建議在城市更新規劃中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納入重點項目工程,做好系統性完成老舊小區安裝電梯的工作。出臺法律法規明確老舊小區安裝電梯的合法地位,只要滿足民法典規定條件,同時確保加裝施工不會對房屋主體結構安全造成危害,相關部門就應該同意審批。同時要做好關于電梯的一攬子制度機制建設,包括制定生產電梯的國家標準、電梯招標采購辦法、保養維護制度、報廢更新流程等,確保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各個環節都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和法律程序。
全國人大代表李燕:建議電梯設置識別電動車報警系統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燕擬提交一份《關于強化居民小區消防安全治理的建議》,她建議要求新建、改建、擴建小區引入智能化管理,在電梯設置識別報警系統,禁止電動車進入電梯;建議持續強化電動車生產和認證源頭管理,推動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同時加強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國家監管,制定廢舊電池回收評價、價值評價等行業標準,加強廢舊電池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再生利用等全環節、全鏈條監管及可追溯機制,堅決杜絕廢舊電池以次充好再次流入市場。
注:本站招標、擬在建信息為企業單位免費自行發布,投標前請嚴格審查,謹慎交易!
聲明: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如有侵犯他人聲譽、版權或著作權等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請來電或來函告之,我們將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