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為統籌推進標準化發展,制定本綱要。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搿R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優化標準化治理結構,增強標準化治理效能,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助力高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ǘ┌l展目標
到2025年,實現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轉變,標準運用由產業與貿易為主向經濟社會全域轉變,標準化工作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標準化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標準化更加有效推動國家綜合競爭力提升,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領域標準全覆蓋,新興產業標準地位凸顯,健康、安全、環境標準支撐有力,農業標準化生產普及率穩步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基本建成。
——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標準研究成果的比率達到50%以上,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結構更加優化,國家標準平均制定周期縮短至18個月以內,標準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標準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質量效益、生態效益充分顯現。
——標準化開放程度顯著增強。標準化國際合作深入拓展,互利共贏的國際標準化合作伙伴關系更加密切,標準化人員往來和技術合作日益加強,標準信息更大范圍實現互聯共享,我國標準制定透明度和國際化環境持續優化,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關鍵技術指標的一致性程度大幅提升,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85%以上。
——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牢固。建成一批國際一流的綜合性、專業性標準化研究機構,若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50個以上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形成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一體化運行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標準化服務業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到2035年,結構優化、先進合理、國際兼容的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二、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
。ㄈ┘訌婈P鍵技術領域標準研究。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領域,開展標準化研究。在兩化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區塊鏈、衛生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應用前景廣闊的技術領域,同步部署技術研發、標準研制與產業推廣,加快新技術產業化步伐。研究制定智能船舶、高鐵、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和機器人等領域關鍵技術標準,推動產業變革。適時制定和完善生物醫學研究、分子育種、無人駕駛等領域技術安全相關標準,提升技術領域安全風險管理水平。
(四)以科技創新提升標準水平。建立重大科技項目與標準化工作聯動機制,將標準作為科技計劃的重要產出,強化標準核心技術指標研究,重點支持基礎通用、產業共性、新興產業和融合技術等領域標準研制。及時將先進適用科技創新成果融入標準,提升標準水平。對符合條件的重要技術標準按規定給予獎勵,激發全社會標準化創新活力。
。ㄎ澹┙∪萍汲晒D化為標準的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的評價機制和服務體系,推進技術經理人、科技成果評價服務等標準化工作。完善標準必要專利制度,加強標準制定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完善國家標準化技術文件制度,拓寬科技成果標準化渠道。將標準研制融入共性技術平臺建設,縮短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標準研制周期,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步伐。
三、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
。┲萎a業發展基礎。加強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與產業技術基礎標準建設,加大基礎通用標準研制應用力度。開展數據庫等方面標準攻關,提升標準設計水平,制定安全可靠、國際先進的通用技術標準。
。ㄆ撸┩七M產業優化升級。實施高端裝備制造標準化強基工程,健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標準,形成產業優化升級的標準群,部分領域關鍵標準適度領先于產業發展平均水平。完善擴大內需方面的標準,不斷提升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水平,全面促進消費。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健全服務業標準,重點加強食品冷鏈、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物品編碼、批發零售、房地產服務等領域標準化。健全和推廣金融領域科技、產品、服務與基礎設施等標準,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標準化建設,推行跨行業跨領域綜合標準化。建立健全大數據與產業融合標準,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
。ò耍┮I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健康發展。實施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開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標準化研究,制定一批應用帶動的新標準,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圍繞食品、醫療、應急、交通、水利、能源、金融等領域智慧化轉型需求,加快完善相關標準。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標準規范,推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標準化建設,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健全依據標準實施科學有效監管機制,鼓勵社會組織應用標準化手段加強自律、維護市場秩序。
。ň牛┰鰪姰a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產業綜合競爭力。圍繞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加快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的技術攻關和標準研制應用,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發揮關鍵技術標準在產業協同、技術協作中的紐帶和驅動作用,實施標準化助力重點產業穩鏈工程,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ㄊ┲菩滦突A設施提質增效。實施新型基礎設施標準化專項行動,加快推進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等信息基礎設施系列標準研制,協同推進融合基礎設施標準研制,建立工業互聯網標準,制定支撐科學研究、技術研發、產品研制的創新基礎設施標準,促進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
四、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
。ㄊ唬┙⒔∪歼_峰、碳中和標準。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抓緊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提升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范圍,完善能源核算、檢測認證、評估、審計等配套標準。加快完善地區、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標準。制定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標準,研究制定生態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標準。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
。ㄊ┏掷m優化生態系統建設和保護標準。不斷完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風險管控標準,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完善污染防治標準,健全污染物排放、監管及防治標準,筑牢污染排放控制底線。統籌完善應對氣候變化標準,制定修訂應對氣候變化減緩、適應、監測評估等標準。制定山水林田湖草沙多生態系統質量與經營利用標準,加快研究制定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系統服務與評價、生態承載力評估、生態資源評價與監測、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效益評估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標準,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保障生態安全。
。ㄊ┩七M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構建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登記、評價、評估、監測等系列標準,研究制定土地、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節約集約開發利用標準,推進能源資源綠色勘查與開發標準化。以自然資源資產清查統計和資產核算為重點,推動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系標準化。制定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完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機制。制定海洋資源開發保護標準,發展海洋經濟,服務陸海統籌。
。ㄊ模┲尉G色生產標準基礎。建立健全土壤質量及監測評價、農業投入品質量、適度規模養殖、循環型生態農業、農產品食品安全、監測預警等綠色農業發展標準。建立健全清潔生產標準,不斷完善資源循環利用、產品綠色設計、綠色包裝和綠色供應鏈、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標準。建立健全綠色金融、生態旅游等綠色發展標準。建立綠色建造標準,完善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運維、管理標準。建立覆蓋各類綠色生活設施的綠色社區、村莊建設標準。
。ㄊ澹⿵娀G色消費標準引領。完善綠色產品標準,建立綠色產品分類和評價標準,規范綠色產品、有機產品標識。構建節能節水、綠色采購、垃圾分類、制止餐飲浪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等綠色生活標準。分類建立綠色公共機構評價標準,合理制定消耗定額和垃圾排放指標。
五、加快城鄉建設和社會建設標準化進程
。ㄊ┩七M鄉村振興標準化建設。強化標準引領,實施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智慧農業標準研制,加快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加強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建立農業農村標準化服務與推廣平臺,推進地方特色產業標準化。完善鄉村建設及評價標準,以農村環境監測與評價、村容村貌提升、農房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與污水治理、農村衛生廁所建設改造、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標準化工作。推進度假休閑、鄉村旅游、民宿經濟、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等標準化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十七)推動新型城鎮化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公共資源配置標準,建立縣城建設標準、小城鎮公共設施建設標準。研究制定城市體檢評估標準,健全城鎮人居環境建設與質量評價標準。完善城市生態修復與功能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建設工程防災、更新改造及海綿城市建設等標準。推進城市設計、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風貌塑造、老舊小區改造等標準化建設,健全街區和公共設施配建標準。建立智能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理、服務等系列標準,制定城市休閑慢行系統和綜合管理服務等標準,研究制定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城市管理、應急處置等方面的應用標準。健全住房標準,完善房地產信息數據、物業服務等標準。推動智能建造標準化,完善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施工現場監控等標準。開展城市標準化行動,健全智慧城市標準,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ㄊ耍┩苿有姓芾砗蜕鐣卫順藴驶ㄔO。探索開展行政管理標準建設和應用試點,重點推進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政務公開、財政支出、智慧監管、法庭科學、審判執行、法律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標準制定與推廣,加快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標準化建設,完善市場要素交易標準,促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強化信用信息采集與使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等領域標準的制定實施。圍繞鄉村治理、綜治中心、網格化管理,開展社會治理標準化行動,推動社會治理標準化創新。
。ㄊ牛┘訌姽舶踩珮藴驶ぷ。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實施公共安全標準化筑底工程,完善社會治安、刑事執法、反恐處突、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標準,織密筑牢食品、藥品、農藥、糧食能源、水資源、生物、物資儲備、產品質量、特種設備、勞動防護、消防、礦山、建筑、網絡等領域安全標準網,提升洪澇干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防御工程標準,加強重大工程和各類基礎設施的數據共享標準建設,提高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水平。加快推進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國家應急救援等領域標準建設,抓緊完善國家重大安全風險應急保障標準。構建多部門多區域多系統快速聯動、統一高效的公共安全標準化協同機制,推進重大標準制定實施。
。ǘ┩七M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工程,重點健全和推廣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經辦服務、勞動用工指導和就業創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