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為七旬老伯何盛坤點贊!10年無償服務讓廣州舊樓裝新梯
作者: 2019-06-26 08:56:56 瀏覽:10452
[打印]

今年72歲的何盛坤是荔灣西村街長樂社區街坊、西村街“電梯助建服務隊”隊長。從2009年起,他奔走六年多為自己居住的九層樓成功加裝了電梯。這也是西村街第一部、荔灣甚至廣州第一批舊樓宇加裝的電梯。

作為一名黨齡25年的普通黨員,在解決了自己上下樓的問題后,他并沒有閑下來,而是分文不取地為想要加裝電梯的老樓街坊們傳授經驗、協調矛盾。何盛坤在西村電梯助建服務隊、舊樓宇加裝電梯服務驛站志愿服務,幫助越來越多有需要的街坊裝起“幸福梯”。
“我說過,如果要給我錢,助建隊隊長就不干了。”何盛坤表示,他的初心就是退休后用自己的所長做一些讓街坊幸福的事。
清正做人:
加裝電梯,他立下規矩
“誰也不能沾一分錢”
“現在走在路上,都有好多不認得的街坊跟我打招呼。”何盛坤告訴記者。在西村街,何盛坤和鄰居陳壯亮是加裝電梯的智多星,有疑惑請教他們便是。每當街道召開舊樓宇加裝電梯協調會,也總會出現他們的身影,而且因為他們的參與,協調會的進展也會順利些。
何盛坤只是一名從虎輝集團燈頭廠退休的機械工程師和普通黨員,為何會深受街坊敬重?這要從10年前說起。2009年,在加裝電梯還未成風氣的時候,住在西村街長樂后街49號的何盛坤和陳壯亮著手為自己所居住的舊樓加裝電梯。六年來,這兩位老人憑著不怕麻煩的毅力,四處奔走辦手續、交材料,反反復復協調鄰里矛盾、制定分攤方案,最后做成了一件皆大歡喜的大事:老樓裝成了電梯,街坊上下樓方便了,鄰居之間也更加和諧。
“我在燈頭廠從學徒做到了技術骨干,再做到技術主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工科生。”何盛坤告訴記者,因為它他的專業背景,在自己加裝電梯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圖紙看得懂、報建的手續也會做。然而加裝電梯,不只是搞技術這么簡單。“每一戶有每一戶的意見,切切實實關切到他們的利益,所以協調工作十分關鍵。”何盛坤告訴記者,加裝電梯費用的分攤是主要的矛盾。“誰也不能沾一分錢。”這是何盛坤在當時的電梯籌備小組立下的規矩。何盛坤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個認死理的“理工科生,他的死理就是不占小便宜,“自己清正廉潔,才能說話有底氣,才能服眾”。為此,他和陳壯亮一起,忙了兩個整夜,做出了一份公平、公正的分攤方案,得到了樓里住戶的一致同意。同時,籌集起來的幾十萬加裝費,也被他一筆一筆記在賬本上,有何花銷清清楚楚、敞敞亮亮。“我的父親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貪心,老實、本分做事。在工作崗位上,我一直都清清白白,退休后,也是一以貫之。”何伯說。
黨員帶頭:
主動請纓擔任加裝電梯助建隊隊長
不介意吃點苦,受點委屈
據悉,西村街分布著大片企事業單位宿舍房改房,基本上都是老舊的樓梯樓,且住戶以退休的老人為主。為了擺脫爬樓之苦,越來越多街坊開始著手加裝電梯。
裝上電梯后,常有想加裝電梯的朋友向何盛坤請教,向他咨詢的街坊越來越多,他也堅持分文不取,熱心答疑,慢慢地,他的服務范圍從西村街擴散到荔灣區,再發展到白云、天河等其他區。“交通費、電話費、資料打印費,這些我都自己出。”何伯告訴記者。
一開始有人懷疑他的熱心是另有所圖,他用行動為自己辯解,分文不取不說,還自己掏錢,漸漸街坊打消了疑慮,從一開始“”你不是我們樓的,你來干什么?!”轉變到“何伯是來幫我們的。”后來,也有街坊提出過給何伯一些費用,這被何伯一口回絕,“如果我收錢,這件事我就不干了。”
2017年荔灣區開展“百梯萬人黨旗紅”舊樓宇加裝電梯工作,以黨建推動這一民生工作的進展。西村街于201710月成立“電梯助建服務隊”,何盛坤發揮黨員帶頭模范作用,主動請纓擔任服務隊隊長,他的義務助建變得更加有組織性。去年928日西村街舊樓宇加裝電梯服務驛站成立,幾乎每周都有協調會,一收到通知他就會準時到這里來,因熱心助建他還登上2018年“廣州好人榜”。
因加裝電梯涉及到很多繁瑣的細節,即使他的好心被理解,也不免遇到一些困難。何伯就會發揮理科生較勁的性格,迎難而上、尋找解決方案。“比如調解,如果很難打開局面,我們會嘗試打情感牌,先讓與反對戶交好的街坊動員,做不通就耐心地慢慢做工作。”他說,作為黨員,他不介意受點苦受點委屈。
“總書記強調,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舊樓加裝電梯體現了群眾對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我的初心就是,力所能及助街坊裝上電梯,提升生活幸福感。”何伯說。
注:本站招標、擬在建信息為企業單位免費自行發布,投標前請嚴格審查,謹慎交易!
聲明: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如有侵犯他人聲譽、版權或著作權等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請來電或來函告之,我們將予以更正。
  • 上周熱點